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确保水稻高产优质,是所有种植朋友不断追求的目标。
水稻栽培准备阶段
水稻生育周期
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
幼苗期
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
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秈稻为12℃,梗稻为10℃,适温30℃—32℃,最高温度可达40℃—42℃,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0℃,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
首先秧田要选择向阳、避风、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块,如遇低温还可加盖薄膜等措施,避免少烂或不烂。
返青期与分蘖期
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天左右,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
1.温度: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最高气温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为15℃~16℃,最低水温16℃~17℃。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
2.光照: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
3.水份: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
4.营养: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
拔节孕穗期
拔节孕穗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
1.养分:幼穗分化过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份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缺乏营养,对幼穗分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要进行中耕追肥,也可称“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喷施肥一次,最需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期追肥为“保花肥”。
2.温度:幼穗分化的适温为26℃~30℃,以昼夜35℃,夜温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界温度为15℃~18℃,但最敏感时期是减数分裂期。在减数分裂期,对高温和低温的危害,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
3.光照:光强有利于幼穗分化,在水稻密度上保证合理,促使有一定的光合作物,增加有机物可生长大穗、粒多的稻谷。
4.水份: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如果缺水会影响到颖花发育。但是水份过多受淹,也会引起不利影响,如全部淹没也会死亡。
抽穗结实期
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主要在管理上要使水稻不早衰,也不贪青,不倒伏。影响灌浆结实的因素。
1.光照:灌浆期的光合作用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
2.温度: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
3.水份: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分蘖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
4.矿质营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达到正常进行。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实验效果对比
整田
效果总结:叶宽叶厚,茎秆粗,根系发达,植物健壮,无病害。
合理灌溉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基本,在进行灌溉前需要知道水稻需水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水稻正常生长以及水稻自身的水平衡;另一方面是为了调节外部环境中的水分,将空气、温度、湿度等控制在最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中,所以在灌溉时要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含水量、耕作情况和降水量来决定灌溉量。
② 稻瘟病:病菌侵染叶片、茎秆、穗颈、小穗梗和谷粒。根据受害时期和侵染部位不同,可分别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粒瘟。
③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水稻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感期,发病越早,损失越大。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感病,分蘖增多,出现丛生状,病株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在苗期和分蘖期发病,绝大部分不能抽穗,虽有部分主茎尚能抽穗,但大多出现包穗,而且结实率降低。
④ 水稻螟虫:又可称为水稻钻心虫,是出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虫害之一。南方地区这类虫害的主要类型为二化螟和三化螟。这类虫害主要出现在水稻刚刚抽穗至齐穗期,虫害进入水稻茎秆内部吸取茎秆的营养,破坏茎秆组织结构,造成水稻稻穗枯萎,出现白穗、空穗的现象,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虫害之一。
⑤ 稻纵卷叶螟:俗称卷叶虫。该虫幼虫在苞内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白斑。如果在后期受害,主要是剑叶以下两张营养叶受害,严重影响稻株光合作用及养分积累和输送,造成谷粒不充实、干秕多,造成减产。
⑥ 稻飞虱:也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该虫群集隐蔽于稻株中下部吸食稻株汁液,有明显的危害中心,严重时形成“落窝”,日后逐渐扩大成片,最严重时全田荒枯,损失严重 。
提高重视度,提高防治意识,合理选择用药,及时杀灭病虫害,进而确保水稻能够健康成长,提升产量与质量
。